-
-
-
-
直通大赛丨敲黑板!总决赛暨颁奖大会工作方案正式发布2018-12-17 15:38
[图片]
关于印发《2018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大会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2018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粤交运〔2018〕928号),按照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现将《2018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大会工作方案》予以印发,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一)高灯杯·“交通运输+互联网”行业增效升级创新大赛(简称“创新大赛”)总决赛
报到和抽签时间、地点:2018年12月19日15:00-18:00,广州科尔海悦酒店(广州市番禺区清河东路288号)。
超过报到时间且不与组委会联系者,视为弃权。报到时抽取项目路演顺序,未参与抽签的项目,由评审仲裁委员会代表代为抽签。
比赛时间和地点:2018年12月20日全天;广州科尔海悦酒店·皇冠厅。
(二)中运传媒杯·“互联网+交通运输”行业融合创业大赛(简称“创业大赛”)总决赛
报到和抽签时间、地点:2018年12月19日15:00-18:00,广州科尔海悦酒店。
超过报到时间且不与组委会联系者,视为弃权。报到时抽取项目路演顺序,未参与抽签的项目,由评审仲裁委员会代表代为抽签。
比赛时间和地点:2018年12月20日全天;广州科尔海悦酒店·海悦厅。
(三)金溢杯·中国大学交通运输创客大赛(简称“创客大赛”)总决赛
创客大赛已于12月1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正式举办总决赛,相关赛事结果详见《关于印发2018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之金溢杯·中国大学交通运输创客大赛总决赛获奖名单的通知》(中交创赛〔2018〕19号)。
(四)颁奖大会
时间和地点:2018年12月21日;番禺会议中心,广州市番禺区盛泰路68号。
二、比赛和颁奖
(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创新大赛、创业大赛总决赛皆采用10分钟项目路演与5分钟评委互动相结合的方式。
所有参赛团队按照报到时的抽签顺序进行路演和参与评审。
(二)总决赛颁奖大会
所有总决赛的项目团队均参加12月21日颁奖大会,现场公布创新大赛和创业大赛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单项奖的获奖项目名单并颁奖。同时,为创客大赛一等奖(共4个)现场颁奖。
三、其他事项
参赛项目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纸质材料:项目的商业计划书一式2份,纸质材料用统一的封面(见附件3)。提交完材料后现场抽签(分组),抽取该项目的路演顺序。
(二)电子版材料:参赛项目路演PPT及商业计划书等电子版材料,请于12月18日18:00前发送至指定邮箱,
创新大赛邮箱:yunchouhui@sina.com,
创业大赛邮箱:jimin@zhongyunmedia.com。
邮件及附件标题请注明“创新/创业总决赛+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单位名称”。(重要提示:总决赛项目编号请参照附件4。)
四、食宿安排
(一)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大会的参赛(会)人员,由大赛执委会统一安排食宿。
(二)为确保按时参赛(会),大赛执委会可协助预订广州科尔海悦酒店(住宿费用自理),大赛执委会与广州科尔海悦酒店的协议价为450元/间/晚。参赛(会)人员也可就近入住会场周边酒店。
(三)所有参赛(会)人员,务必填写“2018年总决赛暨颁奖大会参会回执”(见附件5)并发送至邮箱:jimin@zhongyunmedia.com,凭回执登记信息领取餐券。
五、联系方式
官方微信:中国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执委会将安排工作人员与各参赛团队联系,并建立微信联络群。如有疑问,请与大赛执委会联系:
中国交通报社,郭一麟,010-64262009。
创新大赛总决赛参赛事务联系电话:覃丹,13632454961。
创业大赛总决赛参赛事务联系电话:季敏,18618232512。
附件1
2018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大会工作方案
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2018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粤交运〔2018〕928号)和《关于印发<2018 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评选实施细则>的通知》(中交创赛〔2018〕12号),按照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现就2018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大会相关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大赛目的和意义
充分发挥“创新是交通运输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引领作用,以全球化和国际化视野,聚集整合“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资源,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助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务实开展各方合作与协同创新,不断壮大行业创新升级朋友圈,完善“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创新合作系统,拓宽发现挖掘行业创新创业优秀人才的渠道,培育“互联网+交通运输”垂直产业体系,夯实全国交通领域创新创业示范推广平台,深化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与行业的融合应用,为交通运输提质增效升级提供强力引擎。
二、主要参与单位
批准单位:交通运输部
指导单位: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科技司、公路局
主办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中国交通报社、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联席主办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联办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重庆市交通局、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云南省交通运输厅、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青海省交通运输厅
特别支持单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中国公路学会交通工程与信息化分会,其他省(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会),中国保监会广东监管局、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广州大学城管理委员会、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广东中运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南高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单位:中国交通报社
三、总决赛时间、地点
(一)高灯杯·“交通运输+互联网”行业增效升级创新大赛(简称“创新大赛”)总决赛
报到和抽签时间、地点:2018年12月19日15:00-18:00,广州科尔海悦酒店(广州市番禺区清河东路288号)。
超过报到时间且不与组委会联系者,视为弃权。报到时抽取项目路演顺序,未参与抽签的项目,由评审仲裁委员会代表代为抽签。
比赛时间和地点:2018年12月20日全天;广州科尔海悦酒店·皇冠厅。
(二)中运传媒杯·“互联网+交通运输”行业融合创业大赛(简称“创业大赛”)总决赛
报到和抽签时间、地点:2018年12月19日15:00-18:00,广州科尔海悦酒店。
超过报到时间且不与组委会联系者,视为弃权。报到时抽取项目路演顺序,未参与抽签的项目,由评审仲裁委员会代表代为抽签。
比赛时间和地点:2018年12月20日全天;广州科尔海悦酒店·海悦厅。
(三)金溢杯·中国大学交通运输创客大赛(简称“创客大赛”)总决赛
创客大赛已于12月1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正式举办总决赛,相关赛事结果详见《关于印发2018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之金溢杯·中国大学交通运输创客大赛总决赛获奖名单的通知》(中交创赛〔2018〕19号)。
(四)颁奖大会
时间和地点:2018年12月21日;番禺会议中心,广州市番禺区盛泰路68号。
四、颁奖大会主要议程
(一)广东省政府领导致辞;
(二)大赛组委会(执委会)作工作报告;
(三)总决赛优秀项目汇报路演及颁奖;
(四)相关签约、揭牌仪式;
(五)交通运输部领导作重要讲话。
五、总决赛形式和评审规则
(一)创新大赛总决赛
晋级创新大赛总决赛的18支参赛团队(即创新大赛复赛10个名额,智慧公路主题赛5个名额,及交通电子支付主题赛3个名额)根据抽签顺序依次参与比赛。总决赛由大赛组委会、执委会与承办单位共同组织。
总决赛采用10分钟项目路演与5分钟专家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参赛选手的综合表现得出项目评分。
总决赛由评审委员会统一组织评审,评委组分投资机构组、专业评审组两组,分组独立计分,项目得分=投资机构组分×30%+专业评审组分×70%。投资机构组由7位知名投资机构的领军人物组成,专业评审组由7位交通运输行业专家、教授及新闻媒体知名人士组成。
根据比赛的最终得分,评选出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2个、最具投资价值奖等单项奖若干,并由大赛组委会颁发相应奖金、奖杯、获奖证书,优秀项目可获得孵化计划支持。
(二)创业大赛总决赛
晋级创业大赛总决赛的16支参赛团队(即创业大赛复赛10个名额,“人工智能+交通”主题赛3个名额,及综合运输服务大数据主题赛3个名额)根据抽签顺序依次参与比赛。总决赛由大赛组委会、执委会与承办单位共同组织。
总决赛采用10分钟项目路演与5分钟专家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参赛选手的综合表现得出项目评分。
总决赛由评审委员会统一组织评审,评委组分投资机构组、专业评审组两组,分组独立计分,项目得分=投资机构组分×50%+专业评审组分×50%。投资机构组由7位知名投资机构的领军人物组成,专业评审组由7位交通运输行业专家、教授及新闻媒体知名人士组成。
根据比赛的最终得分,评选出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0个、最具投资价值奖等单项奖若干,并由大赛组委会颁发相应奖金、奖杯、获奖证书,优秀项目可获得孵化计划支持。
(三)评选原则
项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安全规定,具有明确的用户、用户价值,足够的市场空间及成长性,清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点,稀缺性资源和行业竞争力,合理有效的运营模式以及优秀的创业团队。
六、奖项设置
(一)创新大赛
创新大赛总决赛设立特等奖1名,奖励人民币100,000元(税前,下同);一等奖2名,奖励人民币50,000元/名;二等奖3名,奖励人民币30,000元/名;三等奖12名,奖励人民币10,000元/名;单项奖若干,并由大赛组委会颁发相应奖金、奖杯、获奖证书,优秀项目可获得孵化计划支持。
(二)创业大赛
创业大赛总决赛设立特等奖1个,奖励人民币100,000元/个(税前,下同);一等奖2个,奖励人民币50,000元/个;二等奖3个,奖励人民币30,000元/个;三等奖10个,奖励人民币10,000元/个;单项奖若干,并由大赛组委会颁发相应奖金、奖杯、获奖证书,优秀项目可获得孵化计划支持。
七、材料准备
参赛项目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纸质材料:项目的商业计划书一式2份,纸质材料用统一的封面。提交完材料后现场抽签(分组),抽取该项目的路演顺序。
(二)电子版材料:参赛项目路演PPT及商业计划书等电子版材料,请于12月18日18:00前发送至指定邮箱,其中创新大赛邮箱:yunchouhui@sina.com,创业大赛邮箱:jimin@zhongyunmedia.com。邮件及附件标题请注明“创新/创业总决赛+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单位名称”。
八、知识产权保护
参赛人的参赛作品及计划受法律保护,详见《关于印发〈2018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知识产权使用和保护办法〉的通知》(中交创赛〔2018〕13号)。
九、联系方式
官方微信:中国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执委会将安排工作人员与各参赛团队联系,并建立微信联络群。如有疑问,请与大赛执委会联系:
中国交通报社,郭一麟,010-64262009。
创新大赛总决赛参赛事务联系电话:覃丹,13632454961。
创业大赛总决赛参赛事务联系电话:季敏,18618232512。
附件2-1
创新大赛总决赛评分参考标准
指标类型
评审指标
评审内容
1.产品与服务
(20分)
1.1 市场分析
行业现状,市场机会,对交通运输行业的价值。
1.2 目标定位
目标客户群、客户规模、客户分布等。如何满足客户需求,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产品与服务
准确定义所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
2.竞争与创新
(30分)
2.1 竞争分析
本产品或服务市场竞争分析,主要竞争对手。
2.2 技术创新点
本项目的核心创新,创新程度、技术含量和实现难易度等。
2.3 技术可行性
当前的产品开发进度,是否有客户应用,客户反馈如何等。
3.营销与财务
(25分)
3.1 营销策略
推广渠道、销售渠道、营销成本、推广效果等。
3.2 盈利模式
主要收入来源,客户付费意愿,当前的收入状况。
3.3 融资与财务
当前的融资状况,未来的融资潜力。
4.团队能力(15分)
团队成员的互补性,能力与项目匹配程度,团队的执行力。
5.综合评价(10分)
对项目的总体评价,选题、资料、团队、答辩等。
附件2-2
创业大赛总决赛评分参考标准
指标类型
评审指标
评审内容
1.产品与服务
(20分)
1.1 市场分析
行业现状,市场机会,对交通运输行业的价值。
1.2 目标定位
目标客户群、客户规模、客户分布等。如何满足客户需求,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产品与服务
准确定义所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
2.竞争与创新
(20分)
2.1 竞争分析
本产品或服务市场竞争分析,主要竞争对手。
2.2 技术创新点
本项目的核心创新,创新程度、技术含量和实现难易度等。
2.3 技术可行性
当前的产品开发进度,是否有客户应用,客户反馈如何等。
3.营销与财务
(30分)
3.1 营销策略
推广渠道、销售渠道、营销成本、推广效果等。
3.2 盈利模式
主要收入来源,客户付费意愿,当前的收入状况。
3.3 融资与财务
当前的融资状况,未来的融资潜力。
4.团队能力(20分)
团队成员的互补性,能力与项目匹配程度,团队的执行力。
5.综合评价(10分)
对项目的总体评价,选题、资料、团队、答辩等。
附件3-1
2018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之
高灯杯·“交通运输+互联网”行业增效升级创新大赛总决赛
商业计划书
(样式)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参赛团队:
附件3-2
2018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之
中运传媒杯·“互联网+交通运输”行业融合创业大赛总决赛
商业计划书
(样式)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参赛团队:
附件4-1
[图片]
[图片]
附件4-2
[图片]
附件5
[图片]
[图片]
-
-
-
高灯特约·创新故事 | 公交社区生态构建与推广应用2018-12-14 15:31
[图片]
今天为大家介绍高灯杯·“交通运输+互联网”行业增效升级创新大赛决赛入围项目:来自广州羊城通有限公司的公交社区生态构建与推广应用。
一、项目背景
国家发改委2016年提出的《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指出,交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有利于方便旅客出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效率,也是培育交通发展新动能、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
信息技术为交通行业实现了智能公交、羊城通卡等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但是,传统交通在社会服务中只承担客流运输任务,割裂的局部提优只能以碎片化方式参与交通方式的改变。公共交通服务的供给方和使用方始终缺乏有效互动,成为了交通行业转型升级的障碍。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传统企业数字化、电商化变革推动一站式出行向更高层级发展,广州在互联网出行平台方面推出了乘车码、电子车票、如约出行、如约巴士、如约的士、如约城际等平台进行试点发展本地出行业务。实践数据证明,羊城通借助服务线上化积累了1200万用户,是广州本地最大的出行服务应用。
此背景下,如何借助平台优势,探索未来公交服务模式,推动公交服务从信息化迈向人性化,实施公交社区生态构建与推广应用项目应运而生。
三、技术方案
基于乘客线路和位置标签提供公交社区服务,项目构建的出行服务平台包括底层接口系统、核心服务系统、服务层的用户交互产品。系统逻辑架构如图所示:
[图片]
图 系统逻辑架构
四、创新点
(一)构建国内首个基于MaaS理念的出行服务平台,首创交通支付+商圈交互营销模式,由被动接受乘客选择转化为主动推荐出行方式套餐,创新形成了“互联网+交通+商圈”的经营和服务新理念。
(二)“小车票大社区”,引领公交社交化、互动化、票证化的电子支付潮流,填补了交通出行与生活结合案例的空白,增加乘客与公交营运企业的互动性。
(三)建设国内首个基于用户线路和位置标签的精准营销服务平台,丰富数据维度,通过用户行为分析,有效促进交通、零售、广告、地产等行业的发展,带动产业良性循环。
五、应用前景
羊城通与广州公交合作,已经打通广州全线公交的实时运行数据采集和汇聚,广州全市1131条公交线路、1.6万台公交车将全面支持公交社区服务。
在商圈接入方面,项目已与美团、东呈酒店、巴士畅捷便利店等达成了合作,将共同构建一站式“支付+出行+生活”新生态,还预留接入更多服务行业的空间,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六、经济及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随着公交社区的运营增长,预计2019年接入更多类型的商圈服务,带动商城每年产生1000万笔交易,从而获得更多的推广和交易服务收益。
对公交运营企业、商圈企业而言,通过围绕乘客需求建立基于位移信息的精准营销服务,以及通过构建公交社区改善出行服务环境,提升乘客出行从需求到订单的触达效率,吸引更多乘客选用公共交通出行,从而提升交易规模。
(二)社会效益
通过构建出行服务的平台,改变传统公交以运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赋予乘客在公交出行中更高的权重和能力,增强乘客对公交服务的参与感,从而建设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公交社区生态。具体地,项目社会效益体现在如下方面:
1、乘客用户化,实现用户精确识别;
2、用户在线化,实现用户实时连接;
3、在线账户化,实现用户后台账户一一对应;
4、交易票证化,实现乘客电子车票支付;
5、票证电商化,实现电子车票购买、转赠、兑换;
6、电商沿线化,实现公交线路商圈与乘客有机关联;
7、里程积分化,实现乘客出行里程积分奖励;
8、积分兑换化,实现里程积分与商家积分快速兑换;
9、行为信用化,建立乘客出行行为信用体系,实现公交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局面。
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上述改变,最终实现由按次乘坐向订单出行转化,构建一站式“支付+出行+生活”新生态,从而推动实现公交服务转型升级。
[图片]
-
高灯特约·创新故事 | 刷脸支付在公共交通领域的研发与实践2018-12-14 15:30
[图片]
今天为大家介绍高灯杯·“交通运输+互联网”行业增效升级创新大赛决赛入围项目:来自广州羊城通有限公司、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投资营运有限公司、天讯瑞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刷脸支付在公共交通领域的研发与实践。
一、项目主要内容
本项目搭建了基于人脸识别云支付技术的智慧出行系统,提供人脸识别云支付、智慧公交、安防管理等服务,实现无感、快速刷脸过闸乘车。系统以人脸识别技术、电子支付技术、公共交通信息化技术为基础,打造了人工智能在类金融科技和公共交通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是国内首个在公共交通行业实施的人脸支付服务,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示范落地。
二、拟解决关键问题
(1)人脸识别相关技术难点
“刷脸支付”是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新型支付方式,自问世以来广受关注。但是,由于人脸特征的可复制性、不稳定性,支付实现过程技术不完善,缺少明确的认证标准等因素,“刷脸支付”存在一定风险隐患。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主要用于考勤、安防、金融等领域,在交通支付范畴鲜有成熟案例。
本项目研究采用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方法,同时考虑人脸的不同尺度,采用多网络特征层检测不同尺度的人脸目标,取得精度和速度的平衡,使得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交通支付领域的应用变为可能。
(2)标签化支付技术难点
目前,公共交通电子支付采用卡基支付模式,主要使用非接触式IC卡支付技术。本项目实现的云支付是与实体卡支付不同的基于虚拟账户的一种支付方式,与传统卡基支付账户不能实现钱包互通、余额共享。
为解决账户难点,本项目拟搭建一套支持多标签模式的虚拟支付技术体系,使用支付标签替代实体介质,实现多种媒介(包括人脸识别、二维码、IC卡、NFC手机等)对接同一云支付账户,实现用户钱包互通,统一使用云支付账户支付。并采用密钥层级分散和MAC动态认证技术,保障标签的防伪和交易过程安全,针对不同场景支付需求,兼容基于异步处理交易数据的快速交易应用,以及基于实时MAC动态认证的大额支付应用,解决标签化交易的高并发和可信性问题。
三、工作原理
[图片]图 刷脸过闸流程图
刷脸过闸流程:
(1)注册。在羊城通app注册,开通人脸识别支付功能,并进行充值;
(2)抓拍、比对。正对闸机上方人脸抓拍终端,终端识别图像并在后台进行比对;
(3)支付扣款。后台识别比对成功后,在用户账户扣款;
(4)乘客过闸。扣款成功后开闸乘车。
四、创新点
(1)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人脸检测技术,在公交站台环境下实现快速、准确的人脸识别
(2)采用标签化支付技术,实现基于人脸识别的无感支付,提供“刷脸-扣费-过闸”一体化服务体验
(3)实现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和公共交通动态运营数据的客流分析预测及智能监控调度
五、应用效果
本项目借助人脸识别技术获取乘车人的生理特征,使乘车人入站支付时不需要现金、交通卡或手机等额外介质,只需要面对终端上摄像头,系统会自动将乘车人的面部信息与个人账户相关联,并完成整个交易过程,实现无感、快速过闸乘车。
同时,较传统支付方式,节省了办卡、充值时间,缓解客服点工作压力,大大乘客出行效率。
2018年6月,在BRT石牌桥站内测试,试点过程中成功克服了夜晚、日照、荧光灯等光线的干扰,并且能同时受理羊城通卡、乘车码以及人脸识别支付,交易耗时需3s;2018年10月,在公交集团客户内部试点刷脸支付消费。
[图片]
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运行后,预计两年内相关业务收入可达3000万元。人脸支付系统上线后,可带动以下业务发展。
(1)人脸支付交易业务
(2)互联网增值业务推广服务
(3)无感支付解决方案技术服务
(4)基于人脸支付交通大数据分析及运营优化业务
(二)社会效益
(1)满足人脸支付出行需求,实现零介质乘车
(2)优化布局安防监控,协助公安管理
(3)汇集人脸支付信息,丰富数据维度
(4)促进交通产业转型,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图片]
-
高灯特约·创新故事 | ETC自由流收费技术应用—智慧ETC引领出行新时代2018-12-14 15:24
[图片]
今天为大家介绍高灯杯·“交通运输+互联网”行业增效升级创新大赛决赛入围项目:来自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ETC自由流收费技术应用。
一、项目简介
广东省交通集团指导下,联合电服在智慧ETC创新发展,首创ETC自由流收费技术,改变单ETC交易模式,通过匝道或主线收费站ETC自由流预交易,与收费站所有车道的组合联动,实现以距离换速度、以冗余交易换成功率的目的,大幅降低ETC建设成本,缓解ETC与MTC建设平衡的矛盾,提高收费站整体通行效率,节省出行时间。项目已纳入《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工程(广东)实施方案》的智慧收费体系中。
[图片]
[图片]
项目自2017年4月启动,匝道ETC自由流收费技术已在广珠西高速石洲站、广清高速新华站、东新高速南浦站开展试运行,已累计服务ETC通行车辆超200万车次,提升收费站整体通行能力30%以上,自由流交易成功率超过98%;主线ETC自由流收费技术已在广珠西线南丫主线站试运行,自由流交易成功率接近97%;近期将在京珠高速粤北站开展省界主线站ETC自由流收费技术试运行。
[图片]
该技术属于全国首创,为高速公路智慧收费朝着“无现金化—无人化—无收费站化”方向发展做好技术验证和储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相关专利,并于5月7日通过中国公路学会组织的科学技术评价工作。项目得到了交通运输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多次到现场亲身体验,详细了解技术细节及运营情况,对该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建议在有条件的收费站进行推广应用。
[图片]
[图片]
二、创新亮点
亮点1:首创ETC预交易模式,大幅提升通行效率,节省出行时间
亮点2:为推动取消省界收费站奠定技术基础
亮点3:节省ETC建设的土地资源、降低能耗排放,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三、知识产权
1、2018年5月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证书。
2、发明专利:基于匝道自由流的高速公路车辆收费方法、系统以及储存介质(申请号:CN201810292261.3)。
3、实用型专利:一种MTC复用车道实用型专利(申请号:CN2017214483482)。
4、发明专利:一种基于ETC车道的不停车收费的云支付方法及装置(申请号:CN201711059611.3)。
5、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TC车道的不停车收费的云支付方法及装置(申请号:CN201711058377.2)。
四、公司介绍
[图片]
公司于2002年7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负责广东省公路联网收费和电子不停车收费的实施,负责粤通卡的发行和服务工作。多年来,公司秉承“诚信、服务、高效”的企业理念,以公路联网运营服务为基础,以“车联网+互联网”为核心,充分发挥类金融资源的优势,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区域性智能交通电子信息综合服务提供商。
[图片]
-
2018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之“金溢杯•中国大学交通运输创客大赛总决赛”暨“埃特斯杯•综合运输服务大数据主题赛决赛”圆满落幕2018-12-14 13:422018年12月11-12日,2018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之“金溢杯•中国大学交通运输创客大赛总决赛”暨“埃特斯杯•综合运输服务大数据主题赛决赛”,以及两项赛事的颁奖仪式在西南交通大学成功举行。 2018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是经交通运输部批复同意,交通运输部服务司、科技司、公路局指导,全国唯一的一个垂直行业创新创业大赛,共包括包含“交通运输+互联网”行业增效升级创新大赛、“互联网+交通运输”行业融合创业大赛以及中国大学交通运输创客大赛三大分赛及智慧公路、交通电子支付、“人工智能+交通”及综合运输服务大数据四大主题赛。 本届创客大赛由华南理工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共同主办,由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和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承办,该赛事面向全国各大高校,本届大赛再创新高,共有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3所高校的756项作品参加比赛。大数据主题赛由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ITS中心、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赛事得到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成都大数据产业联盟的大力支持。 [图片] 12月11日,2018年金溢杯•中国大学交通运输创客大赛总决赛和2018年埃特斯杯•综合运输服务大数据主题赛决赛分别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图书馆一号、二号报告厅和交运大楼418学术报告厅举行。 创客大赛共收到来自103所高校的756份作品,为历届之最,经过专家的两轮筛选,有36支参赛团队成功晋级决赛。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章权副厅长,西南交通大学朱健梅副校长等组委会和主办方领导嘉宾出席了比赛启动仪式。担任创客大赛总决赛的评委有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王晓曼,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朱晓宁、中国教育创新校企联盟秘书长曾慜等13位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的知名专家。来自22所不同高校的36支创新团队经过“36进6”,“6进4”,“特等奖票选”三个阶段的激烈角逐,共产生一等奖4名(特等奖空缺),二等奖8名,三等奖24名。 [图片] 大数据主题赛以“数据驱动,跨界融合,创新重塑”为主题,来自全国的30支团队晋级决赛。西南交通大学蒲云副校长的致辞拉开了比赛序幕,经过微软加速孵化器·北京CEO檀林等11名来行业管理部门、高校、企业、投资机构的评审团严格评审,共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单项奖3名。 [图片] [图片] 12月11日晚19点,在成都大数据产业联盟的协助下,参赛项目投资对接会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交运楼417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部分投资机构与参赛团队达成了初步一致意见。 [图片] 12月12日上午9时,颁奖大会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国际会议厅开幕,全场座无虚席,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原党委王晓曼书记、西南交通大学朱健梅副校长、中国交通报社庄长波副社长、华南理工大学李正副校长、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周洪副主任、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党委郝建平书记、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崔凯处长、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ITS中心刘冬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刘晓波院长、蒋阳升副院长、唐优华副院长、成都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产业处黄尉洪处长、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张钧副局长、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胡浩书记、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朱志武副院长、中共西南交通大学团委任凯利副书记等50余名校内外领导和嘉宾出席了颁奖大会。四川日报集群、中国交通报等主流和专业媒体对大会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并通过微信进行现场直播。 [图片] 朱健梅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她指出,2018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之金溢杯•中国大学交通运输创客赛(以下简称“创客大赛”)与埃特斯杯•综合运输服务大数据主题赛(以下简称“大数据赛”)的成功举办有效推动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完善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创新合作系统。华南理工大学李正副校长、中国交通报社庄长波副社长分别代表主办方和执委会致辞,表达了对两项赛事成功举办的祝贺。 [图片] [图片] 随后,来自行业管理部门、顶尖企业、知名投资机构的4位嘉宾分享了交通运输行业的最新动态。 交通运输部公路院ITS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冬梅女士发表了《综合交通出行大数据开放云平台发展探讨》的演讲。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张钧副局长发表了《构建智慧交通运输产业生态--四川高速公路行业大数据平台顶层设计》的演讲。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何宁副总裁发表了《车路协同创新引领智能交通变革》的演讲。微软加速孵化器.北京CEO檀林发表了《跨越第二曲线~区块链+ 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之路》的演讲。四位嘉宾的精彩演讲获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图片] 随后,西南交通大学就共建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分别与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新橙北斗智联有限公司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 最后,大会为两项比赛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现场颁发了创客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颁发了大数据主题赛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和单项奖。其中,来自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的四个项目获得创客大赛一等奖,来自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基于车载视频的交通设施运维管理平台”项目获得大数据主题赛一等奖。 [图片] [图片]
新闻资讯